奇风异彩话巴扎

来源:  投稿人:吴颀 濮雨雁   浏览次数:

  喀什,是座落在帕米尔高原东麓的一颗明珠,是维吾尔族人心中的圣地。在这城市里散发出来的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和古今丝路耐人寻味的奇情异趣,仿佛是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一段段美妙的传说,那种新鲜感,神秘感,使每一个旅人玩味无穷。

  初到新疆,便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到新疆不可不到喀什;到喀什,不可不逛巴什。小时,在父辈的家乡,已领略过赶墟的乐趣;在喀什,我们却体验到另和外一种情调和趣味的集市,当地人批发它叫做“巴扎”(维语意为集市),是当地居民土特产品的集散地。

  步入巴扎,就等于跨入了丝路风情的大门。那种强烈的民风民俗,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各式各样的买卖交易,构成了巴扎里一组鲜明独特的画面。

  一、水果巴扎

  位于喀什城边的中西亚国际贸易大巴扎有一座巍峨雄伟的建筑物,高耸的的塔尖,顶着瑰丽的朝霞,远远望去,带着明亮的光晕。

  宫殿式建筑物的门前,是一条数公里长的大道,每个星期天,十来万从四面八方来的雄族人,井然有序地在此出售自己生产的东西。

  我们跳下马车,步入人海如潮的巴扎,心潮随着人潮渐渐高涨。我们挤入一段全是卖水果的巴扎:石榴、无花果、葡萄、梨、苹果、甜瓜、西瓜……自编的柳条筐就是摊位。铺一块布,上面摆着的就是商品。毛驴车上摆着的水果就可以出卖。这些商人中有白须垂胸的老人,有头蒙面纱的妇女,有活泼伶俐的巴郎子……整条路上水泄不通,不亚于周末广州北京路的人群。

  我们顺手买了两个大石榴,维吾尔语叫“阿娜尔”,大的一个就有一公斤。皮红大,极薄。由于熟透了,里面的籽从裂开的果皮中露出来。那籽儿透明晶莹,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象一颗颗红玛瑙,剥下来尝一口,又酸又甜,据说是治心脏病,高血压的良药,石榴花特别好采,所以不少维族妇女取名“阿娜尔古丽”,古丽,即花的意思。

  我们在“果海”中飘浮,心潮逐浪高,那鲜桃儿整整齐齐地垒成像小山似的,一股股鲜桃儿的清香直往鼻翼里扑,我们按捺不住便动了心眼,先观察别人是怎样买着吃的。

  一会儿工夫我们终于看出了就地吃鲜桃的门道。于是我们走上前,从腰包里抽出二元钱,给卖桃的“巴郎”(汉语是小孩之意),那卖桃的小巴郎抬起头,上下打量我们一眼,用汉语问:“这里吃还是带家去吃?”我们答:“这里吃!”他说:“在这里吃,你们吃完再给钱吧!”

  我们齐齐蹲下来,尽量做出一种老练的样子,将桃儿掰开个缝,桃皮刚一裂开,翡翠色的桃肉便蜜汁般地涌出来,然后将鲜桃从里往外一翻,那带毛的桃皮便自然地被翻到了里面;接着,再用嘴从容地贴上去,尽情地一吸,那蜜一般的桃汁便全部涌进了肚里,心里只觉阵阵的甜蜜。

  谁知那巴郎看着我们的吃相竟咯咯地笑道:“我们喀什人吃桃子最爱用舌头舔紧贴桃皮的那层甜浆的,因为那儿最甜!”我俩连忙按巴郎说的那么一舔,果然觉得甜蜜无比!待我们吃完桃子,那巴郎才将我俩吐在地上的桃核一一数了,然后按颗收钱,买卖结束。

  二、小刀巴扎

  在巴扎百货汇流的商品里,那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最深得我们的冲爱。

  新疆小刀,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这小刀犹以英吉沙出产的闻名。喀什离盛产小刀的英吉沙不远,所以巴扎上也有英吉沙小刀上市。

  英吉沙小刀的生产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的特点做工考窟,造型美观,刀体平滑光亮,刃口锋利,刀柄有用银制、铜制,四边镶嵌人造宝珠、金属丝、珠贝、做工精细,再配上轻巧的刀鞘,煞是漂亮。

  维吾尔族男子有佩戴小刀的习惯,而且使用刀子绝不把刀向朝外削。比如切甜反,大多是左手持瓜,右手握刀,从外往里用劲拉。

  巴扎上的刀种类繁多,形式各样,为了表现小刀的锋利,卖主一般将刀去削铁棍,看的人不买也得买。刀体上一律刻上英吉沙字样,有维吾尔文,有汉文,一般游人总是不好分辨真假,买时就全凭运气了。

  还有一点,在刀巴扎上买的小刀都是没有开刃的,购买后必须花上一元钱到专门开刃的摊位上开刃,刀方可使用。

  三、霍尔青

  逛巴尔不仅是购物的享受,也是文化的享受,审美情趣的享受,这里各式各样的人和物应有尽有。

  在逛巴扎的路上,常见骑着毛驴的维族人肩膀上都背有一个背后开口的袋子,里面鼓鼓囊囊装着许多东西,这种袋子维语叫“霍尔青”即马褡子、褡裢。

  霍尔青,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是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以有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装载用具,是被广泛用的一种民族特需品。

  霍尔青多是用自制的粗棉、毛线等手工编织而成,中央开口,两端各成一个口袋,口边留有绳扣,可串连套锁,厚重结实,经磨耐用,人们无论是出门上街,走亲访友,还是外出赶路都会跨上小毛驴,捎上霍尔青携带东西,极为方便,每逢巴扎天,身背霍尔青的人比比皆是。

  霍尔青非常实用,赶巴扎时走累了或站累了还可以当垫褥,任意铺垫,可谓又一妙用,除了上述生活中实用的霍尔青外,巴扎上还有一种专门作为礼物的小型霍尔青出售,样品设计更为灵巧,做工更精细,外地来的旅行者多选购这种可装少量物品的霍尔青,作为逛巴扎的纪念品。

  四、食品巴扎

  我们站在铁皮作坊前,观看维族匠人的杰作。真想像不出这些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会制造出这么多铁皮制品:火炉、烟囟、水壶、水盆……那大肚细颈的水壶简直是一件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在饮食市场,我们品尝了拌面。那是用雪白的面粉由大师傅拉成的面条子,嚼在嘴里滑溜有劲。盖在拉条子上面的是炒菜棗羊肉、西红柿、芹菜、皮芽子放在油锅里,用大火猛攻,色香味鲜,四佳叫绝。

  除此之外还有用羊肉、胡萝卜、葡萄干作成的大米抓饭。还有油塔子、炒面、馄炖(维吾尔族:“曲曲”),薄皮包子、烤包子、馕……最叫人垂涎欲滴的是烤羊肉的。

  那串肉的铁钎子是特别的,半米长,扁型、半厘米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上面穿的羊肉足有半市斤重。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撒上辣子面、精盐、孜然,老远就闻到了香味。食烤肉时不宜太快,否则那羊油会滴在你的身上。而且那火烫的铁钎子不小心就烫了你的嘴唇,可是我们还是挡不住烤肉的奇香,禁不住大吃大嚼。

  在干果摊位上还可以买到薄皮核桃,各色杏干、酸枣……令人难忘的是“巴旦术”,巴旦术专治心脏病,是一种名贵的干果,好的巴旦木皮很薄,象纸一样,叫“长长子巴旦木”。“长长子”翻译过来是“纸”。维吾族人是很喜欢巴旦术的,把它的图案绣在小药帽上或绘制在家具上。

  夕阳西下,巴扎开始松动了。仿佛一个巨大的盛会结束了。这时,赶巴扎的人和逛巴扎的人流,踏上归途,数不清的毛驴车、马车、首尾相接,从巴扎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晚霞给归途铺着灿料的花絮,一路上铺出辉煌。

  巴扎,仿佛有种无形的凝聚力,成为绿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疆似乎唯有巴扎最具有那浓郁的民族特色,亦唯有巴扎最能体现少数民族那粗犷的个性,独特的心理。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