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到创业 深圳的年轻人为啥爱到这里来?

来源:深圳新闻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在龙岗区宝龙街道的街头巷尾,聊起这些年的变化,无论是老居民还是刚落脚的年轻人都有说不完的话。“我是‘老宝龙’了,街道成立前就在这边扎根了。”居民冯大叔说,“以前周边都是工业区,配套比较落后。自从街道成立以后,建设一下子快了起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新变化。”
  “00后”小许今年一毕业就到宝龙租房、找工作。“师兄师姐都说这边好企业多,而且房租便宜,空气好,环境更好。很多同学都在这里开始职场第一站。”
  挑战多困难多但办法更多
  宝龙交出精彩成绩单

  2016年,深圳提出并实施东进战略,同年12月,宝龙街道挂牌成立,这片土地迎来一波动能满满的发展新机遇。
  虽然有着光明的前景,但开局之初的宝龙街道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当时,辖区的居住区以城中村为主,“三小场所”基数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市政配套设施处于较低水平,市容环境不容乐观。居民王女士表示:“那时候没有地铁,公交等待时间比较长,配套也不多。总的来说,交通不便利,医疗和教育方面也存在短板。”
  不光居民感到不便,就连街道工作人员回忆起来也觉得当时困难重重:“那时候我们没有正式的办公场地,大家分散在宝龙街道、龙岗街道、龙城街道办公,人手也不够,还不到现在人数的一半。”
  挑战多、困难多,但办法更多。新生的宝龙街道有着一往无前的锐气和久久为功的韧性,团结人心凝聚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仅在成立后的三年里,宝龙街道完成了“断头”长达10年的碧新路的征拆工作,顺利移交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宝龙段年度施工作业面,解决东部过境高速宝龙段的拆迁难题,更曾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7条黑臭水体治理相关的房屋征拆任务。
  当时间来到当下,宝龙街道已发展成为深圳东部重要门户、龙岗的“东核主战场”。
  漫步宝龙街道,这里的“门面担当”宝龙大道经过科学化景观提升,变成一道“串珠成链”的环城道路绿美风景线。绿化景观错落有致,花境点缀层次分明,让人仿佛置身于流动的画卷之中。据统计,宝龙街道现有各类公园34个,居民期待已久的宝龙文体中心交付使用,建成不久的峦山谷郊野径成为网红打卡点,龙湖文体公园、“一心两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山青可亲、水润可触,优质生态红利和完善的城市配套一同构成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产业方面同样捷报频传。三棵松科技城正加速规划建设,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龙岗区储能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全速推进,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宝龙智造园交付使用。湾区未来科技园开园并同步揭牌深圳市首个AI+生命健康产业园,推出首批高质量产业空间,首批签约的14家优质企业预计年产值近30亿元,将为龙岗打造未来科技产业生态。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迁册至宝龙、总部大厦入驻启用。宝龙上井半导体与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持续全球招商……
  如今,宝龙街道已形成ICT、AIoT、BT等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兴旺的发展格局,“宝龙有宝,聚宝成城”这一城区IP品牌深入人心。
  科创新生态初步形成
  宝龙成为科创者目的地

  1993年,作为龙岗区重点开发的大型工业区,宝龙工业区便开始破土动工,大批电子元件加工厂、服装厂、玩具厂在宝龙不断涌现。
  进入21世纪,宝龙工业区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同洲电子、深爱半导体、安博电子等几十家高新技术企业,到尚荣医疗、实益达、今天国际、亚辉龙等一批上市企业,成批的优质企业纷纷进入宝龙,进而形成从前端制造到后端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宝龙奠定了高新技术产业业态的底蕴。
  2003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方正微电子入驻宝龙,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调支持下,企业从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仅用了3天,这让当时的企业负责人不禁感慨:“以前听说过深圳速度,在宝龙,我们有了亲身的体会!”
  当时间来到宝龙街道挂牌成立的2016年前后,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迎来更多带着理想和科研实力而来的创业者。
  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毕业后,江西小伙董亮在导师的鼓励和好友的支持下来到深圳,在宝龙街道注册了中科欣扬公司,开始创业。经历了艰难的草创阶段,他研发出了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与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的客户展开广泛合作,站稳了脚跟,甚至还捧回了第十二届深创赛的奖杯。董亮说,把企业落户在宝龙街道,是因为科技型企业在这里有宽松的政策环境,科研人员可以沉下心来做研究,而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还能及时得到政府的各种扶持。
  和董亮相似的创业者还有很多。研发新型显示材料的御光新材料朱龙山、研发裸眼3D技术的英伦科技谈宝林、研发通用机器人底盘的煜禾森科技李雷达、研发机器人触觉产品的华力创科学公司鱼晨、研发智能生产设备的捷牛智能李冬雅……
  从行业专家,到海外学者,再到深创赛明星选手,创业者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宝龙街道。    “在这里创业,政府真正做到了‘无事不扰’,更难得的是主动服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企业对接,了解我们遇到的困难,替我们协调解决。”“我们选择宝龙,是因为在这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链的伙伴就在身边,让我们在研发上具备了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高效率。”“这里的企业经营成本远较其他片区低廉,而且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从担心到放心
  年轻人与宝龙“双向奔赴”

  “2009年,当我买下宝龙这边的房子时,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低廉,资金压力小。”居民老曹对自己签下购房合同的那一刻记忆犹新。“但那时候我也有点担心,这边以前没有什么居住氛围,离市中心也远,以后空置率会不会很高?日常生活会不会不方便?”
  2016年,宝龙街道挂牌成立后,老曹开始感受到城区飞速发展的澎湃动能。“几乎每天都有好几队地产中介带着新面孔到小区看房、买房。”几乎没过多久,当他夜里再出来兜圈时,发现周边小区几乎没有不亮灯的楼层。“孩子们很争气,每次升学考试,宝龙这几所学校的孩子们表现都不错。”此外,宝龙街道辖区的种种配套设施也多了起来,老曹所在小区的商业中心迎来了大型商超、电影院,各种吃喝玩乐的业态日益丰富,和朋友约饭见面再也不用兜远路。
  2016年,在南山上班的陈先生把家安到了宝龙,实现了将老家父母接过来一起住的愿望。9年时间过去了,越来越方便的出行条件让他感到欣喜。“刚开始我依赖公交转地铁,但那样耗时很久。后来,出现了包车巴士,我们上下班的模式一下从‘困难’调成了‘简单’。后来,地铁14号线、16号线相继开通,在宝龙就有前往市中心的‘快捷方式’,居住体验越来越好。”
  刚出校园不久的女生小颜在宝龙找到了心仪的房子,跟房东签下了3年的长约。“来到这个道路宽敞,绿化好,还有很多自然风光的地方,我便不想再‘挪窝’了,所以干脆签下长租约,我和房东都省心。”小颜说,在这边租房的同伴还有坐地铁到其他城区上班的,但他们很快就‘变’了。“很多人一开始受低廉的租金吸引,但很快就在宝龙找到同样心仪的工作,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愿望,生活更美好。”
  作为“青春之城”深圳的一分子,年轻的宝龙街道是一道缩影,折射着这座充满魅力的科技之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蓝领工人,到新时代的上班族、怀揣理想的科创达人,这片活力十足、机遇无限、充满包容性的城区迎接着一代代青年来到这里,成为他们的“合伙人”,陪伴着他们,一起看着“深圳梦”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闪耀出惊艳世界的光芒。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