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间花海到文旅盛宴 ——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④

来源:大河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刘一洁
  宁陵万亩梨花若雪、荥阳千亩樱云如瀑、洛阳国色牡丹“动京城”……花卉不仅装扮中原大地,更成为推动我省赏花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5月3日,西峡县老界岭景区内,山野间杜鹃盛放,前来旅行的游客沿着观光道一路走走停停,醉心于花海。“每年春天,前来‘追花’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西峡县老界岭景区营销部王杰介绍。
  西峡县老界岭景区地处伏牛山腹地,从3月份开始,山茱萸、紫荆花、杜鹃花次第盛开,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当地探索出“以花为媒,以景为引”的发展模式。
  当天,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界岭山庄6号民宿门前,停满了来自郑州、山西太原等地的车。“早在4月中旬,‘五一’假期的房间就已经被订满了。”民宿老板尹小可退役后返乡创业,在自家的院子里经营起民宿,“我们这里花期长、环境好,从清明节到国庆节客流不断。”
  尝到甜头后,当地越发注重乡村建设与生态美化相匹配,持续推出“赏花+”项目,花卉成了群众的“绿色银行”。
  与东坪村相距不远的鱼库村,在山茱萸、板栗等经济林间套种大叶百合,发展林下经济。大叶百合的鳞茎可以加工成百合粉,百合花开的时节能吸引大批游客。
  “栽植大叶百合解决了村里65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一到花期,村里的民宿生意也跟着红火了起来。”鱼库村党支部书记王学群说。
  如何更好地把赏花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4月1日至15日,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的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洛阳举行。
  以赏花为主线,以全民共享为目标,以促进消费为目的,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洛阳各景区纷纷亮招。
  在洛邑古城,“牡丹仙君”穿梭街巷,与游客趣味互动;“河洛飞花”2025牡丹文化市集上,牡丹产品、非遗手作琳琅满目……10项主题活动、35项联动活动,洛阳让“赏花游”变成了“全域游”,游客从“看风景”变为“品文化”。
  随着赏花体验的迭代升级,游客的消费黏性显著增强。“本是奔着赏牡丹花来的,没想到有很多的意外收获。”来自武汉的游客张静旻特意改签了车次,打算在洛阳多留几天。
  今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计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5.72%。
  从山间花海到文旅盛宴,从赏花流量到消费增量,河南赏花经济正持续释放“美丽”生产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原大地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