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8部门联合发文 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来源:西安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8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获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和协同育人新格局,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18部门联合公布《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力争2025年底,全省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推动省市县(区)校“三秦家长学校”全覆盖。
  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
  实施方案明确,线上依托“三秦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由省级“三秦家长学校”牵头、省级相关部门和专家团队协同,用好12356(心理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和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3条热线,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定期推送家庭教育资源,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线下成立省、市、县(区)、校四级“三秦家长学校”,教研部门借助高校专家智力支撑,联合团省委、省妇联等社区服务站点,构建省、市、县(区)、校四级联动体系,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深化馆校协同机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教育活动,在现实情境中增强体验和感悟。探索创新“开门办思政课”,尝试把思政课开到课外校外,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场馆,通过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让课堂内容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可看、可听、可感知;打造中小学思政“金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示范课,建设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案例库,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有效性。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强化学生健康体质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发现工作机制,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开展“儿童青少年明眸皓齿行动”,强化近视、龋齿综合防控,全面实施“学校明亮工程”;支持从事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与学校、幼儿园建立协同机制,推进医务人员担任中小学校、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
  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依法依规处置学生运动伤害事件;探索发布青少年体育运动“地图”,支持高校、社区(村)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开放,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字画像等,合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健全社区(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强化社区(村)“两委会”的协同育人职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用好家长学校、社区(村)家庭教育服务站点等阵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双减”等重大教育政策,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聚焦困境儿童,强化关心关爱,保障困境儿童均等享有高质量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指导中小学校创新家校联系方式,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册、社区(村)活动等多种途径,提升沟通效果。
  深化读书行动,学校要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家长要重视阅读并不断提高阅读指导能力,社会要充分利用相关图书资源,策划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教育活动和课程资源。提升科学素质,统筹各类科普教育阵地和资源,在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常态化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统筹用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探索家校社劳动教育全覆盖有效途径。
  坚持预防为先,以农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为重点,加强“三防”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强化风险处置,充分发挥平安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健全完善涉校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机制,指导学校加强跟踪评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加强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完善“护学岗”机制,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制度,加强校门口及周边秩序维护。健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管理机制,强化以宣传引导为主的师生、家长法治宣传教育。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纠纷。
  来源:三秦都市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