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正“孕育”新一代超级棉田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记者8月13日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获悉:新疆农技人员正在积极构建农机、农艺、信息深度融合的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体系,拥有“数字大脑”的新一代超级棉田配合“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将为新疆棉花生产进一步提质增效注入新“智慧”。
  随着新疆棉花进入花铃期,位于玛纳斯县的自治区农科院综合试验站内,一块经过智慧升级的超级棉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棉花专家前来观摩学习。
  乍一看,这块棉田与普通棉田并无两样。实则,太空里的卫星、天上的无人机、地里的各类传感器和控制器,都在实时照料每一株棉花的生长。“空—天—地”一体化感知、智能决策模型及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正在让棉田管理由“人为决策、设备实施”的半自动模式向“模型决策、自主实施”的全自动模式转变。
  该棉田是自治区农科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棉花大面积机械化丰产优质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的综合试验田,与现有超级棉田相比,除实现水肥自动化控制和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农田的“数字大脑”可以根据农田实时状态信息,自主决策形成田间管理“处方图”,自主执行浇水、施药等作业指令,让田间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智能。
  “可以及早发现病虫害,并实现精准处置。”该项目首席专家杜明伟介绍,自今年项目启动以来,科研人员已成功应用无人机多源遥感与物联网智能装备,实现对棉田环境和棉花生长的实时、无损、快速监测;建立了融合多源信息的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模型;完善了“肥—水—药”一体化高效调控及变量精准控制关键技术。
  数据显示,棉田换装“智慧大脑”后,初步实现节水28%、节肥21%,有望实现增产12%,预计亩均节本增效350元-400元。
  “将前沿信息技术深度植入棉花生产全链条。”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说,该项目构建的智慧栽培模式在实现轻简化、绿色化生产的同时,有效保障了棉花的优质高产,有助于新疆棉花突破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的瓶颈,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目前,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土壤管理、水分管理、化学调控等岗站专家已在新疆玛纳斯县和阿瓦提县打造了2个棉花智慧管控云平台系统,建立了800亩棉花智慧栽培示范基地,技术辐射带动5万亩。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的集成度和应用面积,推动棉花生产从“靠经验”向“靠数据”转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