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 江斌伟 王璇 郭玲 李宁艳 李凯)新疆水果的盛宴一直从夏季延续到秋季。老汉瓜浓郁蜜香、汁水丰沛,冰激淋般的瓜肉在舌尖轻轻一抿,便化作带着果香的蜜汁滑入胃里;桃子饱满多汁,咬下一口满是清甜;葡萄肉厚汁满,粒粒爆珠……
“出疆难”曾是新疆众多优质瓜果的共同困境。无论是汁多皮薄的老汉瓜、容易软化的无花果,还是香气独特的小白杏,都因不耐储运等因素,长期囿于“墙内开花墙内谢”的产业困局。
如今,这片被纪晓岚盛赞“凉争冰雪甜争蜜”的土地,正通过品种改良、科技赋能、物流升级等措施,让“瓜果之乡”的甜蜜不断丰富,香飘四方。
种子破茧 田地瓜果的“增收密码”
破解“好吃难运”的困局,首先要从瓜果的“基因”入手。
在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康克村,钱多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瓜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金黄色老汉瓜卧在藤蔓下,像铺了一地的小太阳。
社员们利落地采摘,将带着果蒂的老汉瓜装进垫着软布的筐里,刚摘的瓜皮带着绒毛,切开后瓜瓤汁水直冒,甜香随风飘出老远。
合作社负责人黄建新正指挥着社员们摘瓜,“小心点,轻拿轻放!”“这新品种的奥顿老汉瓜就是不一样,虽然是第一年种,但瓜的品相好,味道好,不愁卖。眼下,第二季瓜的量差不多,现在开始收获了,我们得抓紧时间,客商昨天催了三趟货。”黄建新说。
这样的丰收场景,在几年前还只是奢望。“以前也种过老汉瓜,但在抗病和运输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销路不畅。”黄建新坦言。
传统老汉瓜在新疆种植历史悠久,口感软糯,适合牙口不好的人食用,这正是“老汉瓜”得名的由来。但也因抗性差、不耐储运等问题,成了“好吃但难出疆”的“金疙瘩”。近期,社交媒体中机场里游客怀抱甜瓜的“硬核包装”视频与冷链快递开箱视频对比,让这颗“新疆限定”水果成了全网热议的“网红”。
黄建新说,如今这100亩地的奥顿老汉瓜,亩产约2吨,地头价在5元左右。借助冷链运输和电商平台,一天能摘瓜十几吨,第一季就卖出200多吨,预计第二季也能收200多吨。
地头三辆冷链车等着装货,工人师傅手脚麻利,一筐筐老汉瓜被传送带送上车,很快堆成金黄小山。“主要供应乌鲁木齐几个电商和九鼎批发商户,12名社员连轴转还忙不过来。”黄建新翻着手机订单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8日第一季收完后,他们又种了100亩地,眼看就要到9月份成熟,丰收的喜悦早已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伊吾县淖毛湖镇农业合作社的张建华站在田埂上,望着最后一片待收瓜田笑意盈盈,“今年130亩奥顿老汉瓜真不错,亩产超过1.5吨,订单式销售,通过货运车辆直接运往乌鲁木齐,再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季算下来纯赚40多万,社员分红翻番。明年我计划扩种到200多亩,多卖点金疙瘩。”
科技赋能 从实验室到田间的突破
品种的革新,离不开科技的硬核支撑,让实验室的成果真正扎根田间。
“传统老汉瓜好吃但难储运,就像抱着金疙瘩却卖不上价。”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自治区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昌吉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惠林谈及品种改良的过往和缘由时说。
每年进入7月,新疆“老汉瓜”大量上市。此前“老汉瓜”栽培品种主要为常规品种,生产区域多分布于南疆及东疆,生产上主要存在品种混杂,商品率低,抗性差、不耐储运等缺点。针对地方品种存在的问题,王惠林团队于2021年启动育种项目,连续三年在吐鲁番、哈密设了12个试验点,对比37个杂交组合,光是果肉质地与风味测试,就进行了上百次。
202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三团七连甜瓜试验示范田,王惠林团队做了200亩示范种植。
王惠林说,这个品种的瓜外皮金黄,我们起名叫“奥顿”老汉瓜。保留传统老汉瓜软糯、汁多、味香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外观更加鲜亮美观,早熟特性让它能更早抢占市场,加上耐储运等优良特性,为老汉瓜走向更广阔市场奠定基础。普通老汉瓜采后3天就软塌,奥顿老汉瓜在常温下能放10天,冷链运输损耗率从25%降到5%以下。去年示范田的瓜,最远卖到了海南。
种子的力量正在引发价值裂变。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一家西甜瓜经营公司,推广负责人魏战飞对着地图上的红圈感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话一点不假。”桌上样品袋里的“奥顿”种子看似普通,一公斤零售价却达4000元,即便如此,从去年11月到现在,这一个品种就销售了200公斤种子。这些种子播下去,能在4000多亩瓜田里开花结果,按每亩增收2000元算,就是800多万的收益。
不止老汉瓜,西州蜜的“升级路”同样离不开科技与品质的双重加持。凌晨4点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淖毛湖农场,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路则收和几名村民已经踩着露水走进了150亩西州蜜瓜田。
路则收打理的地块里,西州蜜25号和17号错落生长,都以“管甜,甜度好”成为招牌。两种瓜都已荣获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以及地理标志认证,亩产可达一吨多。西州蜜25号的地头价每公斤达5元,效益可观。
“从采摘到打包发货不超过3小时,每天5吨的出货量,通过快递车发往全国。”路则收说。
物流提速 让“疆味”跨越山海
有了优质的品种,还需打通运输的“任督二脉”,让新鲜瓜果顺利走出新疆。物流提速,让“远方”变“可及”。
近段时间,在顺丰快递喀什分公司工作的快递员朱向阳一直在田间地头忙着打包老汉瓜。“客户带着主播就在地里销售,我们也在地里直接打包发货。”朱向阳说,老汉瓜有专门的包装材料,使用的缓冲棉比其他水果的更厚实,包装也要更仔细,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老汉瓜的损耗。
顺丰快递喀什分公司业务经理武琳荏介绍,针对老汉瓜、伽师瓜等易损水果,公司不仅调整了包装材料,还会根据客户单量及时调整运力,以最快的整合速度让鲜果搭乘航空线路送到全国各地。
为了让新疆水果“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物流企业各出妙招。顺丰为哈密瓜、葡萄、恐龙蛋等生鲜产品开通“航空+冷链”极速达服务,72小时内即可抵达北上广深,还提供“打包-运输-售后”一体化服务。
中国邮政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8月11日15时许,在揽秀园西街附近的一家水果店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西虹路揽投部快递员叶生存正仔细打包商户寄往浙江的苹果和哈密瓜。“从5月份开始,早熟哈密瓜每天都要寄出去几十件,最多一天寄出去110多件,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快递量比较多。”
申通快递在包装和运输环节实现创新。在申通快递吐鲁番网点,快递小哥们将采摘的哈密瓜装入特制纸箱——箱体四角预留通风孔,内衬1.5厘米拉丝棉,取代了传统密封泡沫箱。“最快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从采摘到装车的全过程,而且水果几乎没有破损。”吐鲁番网点负责人周伟说,运输哈密瓜的冷链专车直发西安中转,快速送往全国各地。
这套“透气式包装”是网点与农科院专家联合攻关的成果。针对吐鲁番地表高温易引发腐坏的问题,申通还开辟了吐鲁番至西安冷链直达干线,配合生鲜尊享全程优先中转,不仅让哈密瓜运输几乎零破损,还将时效提升了24小时。
航空货运更是为新疆水果插上了“翅膀”。“以前新梅运出去难,损耗大,卖不上价。现在好了,南航飞机快得很!”喀什新梅经销商苏先生感慨道,果农们清晨摘的果子,晚上就能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疆成本降低了。
今年新梅上市季,南航物流依托生鲜冷链技术与产地直发的全链条物流方案,全力保障喀什、和田、莎车新梅高效运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新疆李子、哈密瓜、杏子等水果,也在借着这条快速通往国内其他城市的航空货运通道,被快速运往全国各大城市市民的果篮中。
在乌鲁木齐中转站,南航物流还专门开辟新梅“绿色通道”,在机坪实现航班机下快速中转,通过无缝衔接最大程度压缩停留时间。
在鄯善县的出口果园里,种植户徐立芬正看着工人们采摘、分拣、装箱哈密瓜,经乌鲁木齐海关所属乌昌海关属地查检合格后,将通过公路冷链运输方式销往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
为让新疆瓜果“走出去”更顺畅,冷链跨境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水果锁鲜“出海”。自2024年9月24日,乌鲁木齐—曼谷国际冷链专列搭载22个“背包式”冷藏集装箱,将463.5吨新疆地产葡萄经10天后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顺利抵达泰国曼谷后,“产地集货+冷链班列”跨境物流模式改变了以往新疆鲜果多以小批量、多批次的公路运输方式出口的状况,助力新疆瓜果开启搭乘国际冷链班列销往海外的旅程。至此,疆果外销实现了冷链运输覆盖航空、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种物流运输方式。
电商助力 直播间的“甜蜜速递”
当物流打通了空间壁垒,电商则架起了连接产地与消费者的直接桥梁。
8月7日,广州网友“甜水面包”通过线上平台下单老汉瓜,三天后就收到了。她在网络平台留言:“买过多次啦,瓜有特殊的香味,的确软糯香甜,特别好吃,包装好发货快。”
随着老汉瓜的“出圈”,许多供应商抓住机遇,通过京东空运或邮政极速鲜空运,将老汉瓜运往全国各地。
“老汉瓜今年非常受欢迎,每天能卖出上千单,我们有多个款式可以选,顺丰包邮,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顾客买得比较多。”在“美域疆品”抖音直播间里,新疆疆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积忙着介绍产品,屏幕上,售价29.9元起包邮的黑眉毛老汉瓜和阿图什新鲜无花果备受青睐。
“黑眉毛老汉瓜虽比传统品种耐放,但对时效和包装要求极高,所以选择顺丰航空件,搭配专用包装,有些城市可以实现次日达,有些城市隔日达,保证品相的同时,也保证了口感。”李建积说。
该公司从5月份开始在合作的田间地头销售早熟哈密瓜、小白杏等水果,后期还会销售新梅、苹果、香梨等,每年通过顺丰发出的鲜果电商快递量达到十几万件。
新疆好心情供应链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疆优质农特产品线上代发服务的平台。公司总经理李璟介绍:“我们发货的老汉瓜,一箱装两个,约9-10斤重,用防震网包裹,减少破损率。”
同时,小白杏、无花果、恐龙蛋、新梅等新疆特色水果,都能实现线上线下发货。
新疆好心情供应链有限公司已与130多家新疆优质农业企业、生鲜基地、品牌建立合作,产品涵盖700多个品种,是新疆品类最丰富的供应链平台之一。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交易额达1800万元,同比增长20%。
眼下,喀什地区的新梅迎来丰收季,一颗颗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新梅,通过采收、打包、发货后,24小时就能到达全国大多数城市。
8月11日一大早,“虎妈在新疆”抖音账号已经开始直播喀什地区伽师县新梅的采收。“昨天发货20多吨,今天预计有40吨。”新疆虎妈商贸股份有限公司产地供应链负责人祖力提哈尔·阿不都外力说,除了线上直播带货外,还要给全国各地的线下超市、水果市场、专卖店等发货。
今年夏季以来,新疆虎妈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销售小白杏、老汉瓜、新梅等水果。“全部通过空运,在乌鲁木齐仓或西安仓周转,24小时可以到达全国大多数城市。”祖力提哈尔·阿不都外力说。
新疆供应链企业、直播平台、农业及品牌企业,纷纷通过电商直播,推动新疆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新疆电商协会会长邢再鹏介绍,协会持续整合新疆电商产业优质资源,持续扩大新疆优质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以直播电商提升销量,并依托杭州电商运营中心,让“疆品出疆”走得更广更远。
市场开花 “瓜果经济”香飘四方
从田间到物流,从电商到终端,每一个环节的升级都让新疆水果在市场上绽放光彩。
“老汉瓜汁多还甜,家里人都喜欢吃,每隔几天就会买一个。”在文艺路领先生活生鲜超市,市民卢金凤挑选了一个老汉瓜、一些葡萄和一盒恐龙蛋。
超市里,老汉瓜每公斤18.8元、恐龙蛋每盒24.8元、海棠果每盒8.8元,各种时令水果摆满货架。
负责人杨金彪介绍:“今年老汉瓜非常受欢迎,目前每天都能卖出去四五十个。各种桃类、葡萄、瓜类等走货量都比较大,一些老顾客还会选择快递发货给家里亲朋好友,店里也有水果礼盒可以自己搭配。”
超市的热闹只是新疆水果“走红”全国的一个缩影。新疆水果在市场上的走红,离不开背后产业发展的支撑。
近年来,新疆各地调整优化鲜果结构,挖掘品种优势,组织专家编制苹果、库尔勒香梨、葡萄简约化栽培管理技术手册,推广简约化栽培技术,组织林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常驻林果主产县市开展技术服务。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尤其是产业链条短、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冷链物流不完善等短板。
此外,新疆建立林果产业链链主、骨干、重点企业库和重点项目库,构建梯次培育体系,并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协同研发制造,不断提升链主企业示范带动能力。为加强产地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了林果销售市场,新疆鼓励和引导企业用好“百城千店”“双线九进”“疆果东送”等经验,在施援地建设前置仓、销售分仓等。
乌鲁木齐海关以“公路、航空、铁路”通道为突破口,实施跨境通关改革,推动西向国际物流通道升级,通过原产地证书“云签发”便利化措施、“提前申报”“机坪直提”“空侧直通”等措施,以及“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和“鲜活易腐”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持续提升通行效能,保障果蔬优“鲜”出口。
以新疆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口岸为例,2025年上半年,霍尔果斯口岸公路口岸进出口农产品贸易值同比增长60%,其中出口果蔬量超30万吨。
乌鲁木齐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李清华说,海关将继续以改革提效能,用科技降成本,聚焦“公路、航空、铁路”三大物流通道,分阶段推进“三步走”改革,立体式推动新疆口岸提速升级,实现外贸发展与物流效率的双重跃升。
从实验室里的品种改良突破,到田间地头的科技种植落地;从物流企业的“鲜度保卫战”护航,到电商直播间的“甜蜜速递”搭桥,再到市场的持续热销——新疆“大果盘”正以更丰富的品类、更优质的口感、更畅通的路径,将新疆瓜果的“甜蜜”源源不断送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