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无边的太阳系、往来穿梭的宇宙飞船、灾难降临的地球……《流浪地球》的许多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电影的渲染工作是在新疆克拉玛依完成的。
如果你以为克拉玛依只是个“富得流油”的超级油田,那就错了!克拉玛依还是新疆唯一算力超过1万P的城市,规模位居新疆之首、西北前列。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这座因石油而闻名的城市,如今正以“数字能源”双轮驱动,它早已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那个只有磕头机和油井的地方了!克拉玛依算力产业的崛起,背后藏着多少优势和战略考量?今天小编带您去一起探索!
“油城”为何要做“算力中心”?
作为“共和国石油长子”,克拉玛依曾因石油而兴,但深知资源终有枯竭之日。
克拉玛依是新疆最早提出将信息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它就启动了“数字油田”建设,而石油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也推动了克拉玛依整座城市乘“数”而上。
2010年,克拉玛依建成国内首个数字油田,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2012年,克拉玛依成立全疆首个云计算产业园区。
2014年,园区整体建设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
2021年,入选自治区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历经30多年的油田信息化建设和近20年的智慧城市打造,不仅奠定了发展数字经济坚实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克拉玛依还前瞻性地形成了以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思维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律。
智算中心运行的主要成本是电耗,克拉玛依的工业电价不仅比东部城市低出许多,而且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电和光伏等绿色可再生资源。截至2024年年底,克拉玛依市已布局新能源装机833万千瓦,建成470万千瓦,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市发电装机比重超过75%,为算力产业提供稳定清洁能源;纬度较高、空气干燥、年均气温偏低的克拉玛依,也成了智算中心大批量服务器的“天然冷却场”。
同时,作为全疆唯一成功引入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的城市,克拉玛依拥有完备的人才技术创新体系,数字化人才素养及储备规模位居全疆前列。
“天然冷却场”、低廉的绿电成本、完备的人才体系,使其成为算力企业的理想选择。
如今,数字化浪潮中,算力作为克拉玛依数字经济中最核心的生产力之一,已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的关键生产力。
石油与算力的双向赋能
算力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领域,硬件、能源消耗、基础设施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技术的持续迭代投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产业”。作为“石油之城”,克拉玛依正是凭借“地下黑金”的积累,破解算力产业的高投入难题,成功打造西北算力高地。
克拉玛依的“云端算力”,可谓是用之于油、取之于油、反哺于油。
这种“石油+算力”的融合模式,正在全方位赋能石油行业,推动能效提升、安全生产和绿色低碳发展。新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通过数智化技术赋能油气勘探开发,在“云端”建设数智油藏系统,将“吃干榨净”进行到底,不断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源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端牢能源饭碗的新动能、新引擎。
如今,在克拉玛依油田(新疆油田),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中控指挥中心操作人员通过智能操控台,10分钟内即可发现并解决300公里外气井的井温异常问题。数字技术让千里之外的实时决策成为可能,老油田由此焕发新生机。
走进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创新技术正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绿色竞争力。这座城市的发展范式也在悄然转型:从“资源输出”转向“技术输出”,从“能源中心”升级为“能源数字枢纽”,构建起“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这种转型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重塑了城市的发展基因。
“云端大脑” 激活多元业态
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框架下,一条连接上海与克拉玛依的算力“高速公路”已然成形。“上海数据+油城算力”的东西协作模式,正成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克拉玛依已建成中国移动(新疆·克拉玛依)智算中心、华为云克拉玛依基地等6个大型数据中心,可容纳6.5万个标准机柜,智能算力规模达17000P(相当于8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总计算能力),算力规模位居全疆之首、西北前列。
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内,算力正深度赋能传统行业——
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疆畜牧云综合服务平台”,入选了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该平台依托算力支撑,实时监测全疆畜禽存栏量,连接1.3万名防疫员与2000多名管理员,高效管理210万个养殖场(户)。目前业务已覆盖新疆全域,并拓展至四川、云南等地。
影视领域,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建成西北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动漫渲染(将模型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像的过程)基地,部署渲染节点超两万个,参与制作《流浪地球》《长津湖》等3000余部影视作品。
算力也让城市更加“聪明”,它如同信息时代的“水电煤”,正深度融入克拉玛依的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医疗上,智能影像分析诊断与智能导诊大幅减少患者无效等待时间;“立克办”手机端App和小程序、基层服务和数字人社工“小克”让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透明。
伴随算力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应用能力的稳步提升,克拉玛依市成功培育出一批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 数字丝路新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减负一张表”、红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云服务管理平台”等产品在全国多地推广。
截至2024年底,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已吸引180余家企业(项目)入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从2021年的5.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亿元,平均增长率保持在每年10%以上。
今年2月,DeepSeek全栈国产化政务智能平台上线,实现“国产模型+国产算力+本地数据”全链条整合,克拉玛依成为新疆首个政务智能化全栈国产化落地城市。
从“卖石油”到“卖算法”“卖服务”,克拉玛依正在实现质的飞跃,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探索出充满可能性的新路径。
来源: 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