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个人先进材料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XXX同志到XXX县水利局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工作认真踏实、身兼数职、工作20年以来,从事水利工程工作。现任水利局党组书记的他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倍受各族同事的高度赞誉。
   他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政治学习,不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始终坚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并定期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使民族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他在深入学习 “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思想的同时并对照自己的工作写下了很多读书笔记。
   
以身作则,促进民族团结

    XXX同志时刻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办好关系各族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教育各族职工,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在生活中关心爱护各族干部,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有位办公室的汉族同志刚分到办公室工作,因不懂得办公室办公程序,时常出现错误,他知道后,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直到教会才罢休,使这位同志身受感动。

    XXX同志不仅热情关局里的各族干部,对待来水利局办事人员也同样热情服务,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的询问。他时时注意从点滴做起,为人民办好事,每次献爱心捐款都是他最积极,捐款也捐得最多。在2003年2月24日发生的巴楚——伽师强烈地震灾害中,XXX同志得知巴楚县等地少数民族群众有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后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组织为灾区的民族群众捐钱捐物,并呼吁自己的家人也加入进来共同为灾区的人民献爱心。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她以身作则,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团结、带领各族干部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他积极为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办实事,在困难群体中少数民族困难户占到相当比例,他作为办公室负责人,经常下去了解情况,和各族贫困户打成一片。他从不以自己是领导而搞特殊,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每次下基层他都克服生活上的不便和自己体弱多病,常常忍受着关节炎的疼痛,进工地、入办公室,每次下基层他都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从未出现过中途返回或未完成工作任务的事情。为摸清少数民族帮扶对象的详细情况,做好帮扶对象的确定工作,平时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切实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和人民的期望化作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淡泊名利,清正谦洁,不谋私利
 
    XXX同志在职务面前从不伸手,淡泊名利,清正谦洁,不谋私利。也有人曾给她送过礼,他义正严辞地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了我,我绝不能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工作中从不计个人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

   多年来,XXX同志坚持为民族同志人民办好事,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为少数民族办好事实事,以身作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她关心他人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经贸委全体干部,为他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XXXX,男,新疆吉木乃人,1964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木乃县水利局党组书记。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表现一直很好,成绩突出。1991年被评为XXX县水利局建设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XXX县水利工作水利建设先进个人,1995年被评为XXX县水利局水利工作先进个人,1996年被评为XXX县水利局先进个人,1997年被评为XXX县水利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喷灌工程建设先进个人 ,1999年被评为XXX县水利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XXX县防洪渠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地区水利系统先进个人,2004年-2005年被评为XXX县优秀共产党员。   

舍小家为大家 上下求索只为民 

     XXX汗同志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与养育他的这方热土和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担任规划队队长以后XXXX同志把全乡三万多各族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化作精神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水利事业工作中。为了早日实现全县脱贫致富,XXX同志把自己完全“浸”到了田间地头,他认为:水是XXX农牧民的第一生命线,是发展经济的保障,为此,每天他早出晚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足迹遍及全县各个角落。他常常放弃了休息日,为了工作,他很少回家,家中的一切全交给了爱人。从事水利工作,常常要吃在野外,住在野外。一到夏天XXX就和他的队员们奔波在野外,常常是一两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由于常年在野外工作,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妻子一人的肩上。记得1992年1月底,XXX的妻子即将临产,XXX远在水利工地上,无法守候在家里照顾妻子,直到儿子出生后第二天他才赶回家。看着可爱的小宝宝和体弱的妻子,XXX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子出生后才两个月,妻子因工作变动需要搬家,XXX仍然在水利工地上,妻子只好自己找车,自己装卸东西,把家从巴扎湖搬到县城。孩子小时候身体不好,几乎天天生病。XXX经常工作在野外,照顾孩子的事又全落在了妻子身上。妻子常常因带孩子看病而影响自己的工作。 1995年8月24日,女儿出生了。一周后,单位派XXX出差去乌鲁木齐进行土壤检测,妻子肯求XXX留在家里,但XXX为了不耽误土壤检测工作,他把孩子送到了住在巴扎湖村的哥哥家,自己却悄悄地踏上了出差之路。当时正值农忙时节,哥嫂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第二天,孩子就患了病,嫂子只好让吾扎提汗的弟弟把孩子送到母亲身边。可是,当时正在坐月子的妻子也无法送孩子去医院,只好再拜托小叔子把孩子送到县医院看病。医生给孩子开了些药,小叔子完成任务后就回村里去了。没想到到了晚上孩子的病情加剧,腹痛如刀绞,每隔五分钟就痛得大哭一次,引得新生的女儿也大哭不止。身子虚弱的妻子,连晚饭也没顾上吃,守着病重的儿子和刚出生的女儿却无可奈何,急得直流眼泪。幸而这只是一次不明病因的怪病,过去也就没事了,但在妻子心中却永远留下了那种听天由命的无助之感,直到今天也不曾淡忘。后来,孩子长大上学了,XXX仍然是天天扎在工作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的任务还是由妻子来做,连幼儿园的老师都忍不住奇怪的问:“怎么从来没见过孩子的父亲呢?”妻子只好开玩笑地回答”他呀,是个不顾家的野人,眼里只有他的工作,没有我们妻儿老小。回忆起这些XXX满怀愧疚地说:“这10多年来,我夏天全都是在野外度过的。家务事,还有照料两个孩子的任务都交给了妻子,不要说买米、买面这样的小事我没有管过,就连拉煤这样的粗活也都是由妻子自己干的。有时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孩子。可是我只能顾一头,要干工作,只能委屈妻子和孩子,好在妻子还是比较理解的。”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XXX同志不仅掌握了全县水利分布情况,而且与各族农牧民成了知心朋友,特别是在防洪抢险,兴修水利上为各族农牧民兄弟所称道。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