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江艳报道)10月30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枣阳段)联运测试完成,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成功投产。
西气东输三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终于福建福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10个省区,总长度约7378公里,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2012年10月,西气东输三线正式开工,工程按照东段、中段、西段分段建设。其中,西段霍尔果斯—中卫段于2024年投产,东段吉安—福州段于2016年投产。中段中卫—吉安段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全长2090公里,作为中段核心组成部分的中卫—枣阳段,于2025年9月26日全线贯通投产,至此,西气东输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部投运。
根据相关技术要求,管线投运进气后,要逐级增压,在此过程中,需时刻关注管道压力、气体流量、温度等关键参数,此次投产工作经过35天密切观察,最终在10月30日确认投产成功。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作为此次投产工作的牵头单位,实施24小时远程监视,重点关注干线压力分布与稳压检漏等信息。同时与沿线站场、阀室建立“实时对接、即时响应”机制,确保信息高效流转、问题快速处置,保障西气东输三线成功投产。
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魏磊介绍,西气东输三线与一线、二线共同构成横贯东西的能源走廊,串联起西北油气战略枢纽与华中地区管道系统,可有效疏解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高负荷运行压力,打通西部油气田增产外输通道,进一步满足我国中东部天然气消费市场需求。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吐鲁番—中卫段),共同组成的管网系统超2万公里,在我国干线天然气管网中输气量占比达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