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新”未来丨打破刻板印象!“新疆智造”的版图远不止于此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你以为新疆只是“中国粮仓”“中国充电宝”“中国棉仓”……那就错了,新疆不再仅仅是国家的“原料库”,更是一个拥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现代工业基地。
  新疆本土能够组装和制造采棉机、无人机、通用航空飞机、新材料与化工等,部分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如今的新疆,正以“新疆智造”的全新形象,向世界展示其强大的现代工业制造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
  从棉田到苍穹,从精准作业到全域巡护,新疆制造的机械设备正以钢铁之躯,书写着天空与土地的新篇。棉田之上,“大块头”藏着“大智慧”。铁建重工4MZ-6彩棉打包机的6对巨“齿”划破田垄,16排采棉座管上的摘锭轻柔掠过棉株,采收、压缩、打包一气呵成,一天最高能采棉600亩,工作量堪比1500名工人。钵施然的“下蛋采棉机”更显灵动,棉箱满仓即自动吐出柱状棉包,每小时25-35亩的采收效率,让万亩棉田的丰收无需久等。就连农机的损耗件都藏着黑科技——喷涂了航空航天级金属粉末的旋耕刀,使用寿命直接提升3到4倍。
  在昌吉的智慧园区,无人机从“莲花”基站自主起飞,依靠AI识别开出“空中罚单”,构建起5分钟低空治理响应体系;北鹰通航的固定翼无人机化身“森林卫士”,穿梭于林海监测火情,多旋翼机型则载着医疗物资飞驰,8公里路程仅需10分钟便可送达;草原上,无人机更是牧民的好帮手,配合无人车有序拉草,告别了背扛马拉的传统劳作。
  苍穹之下,通用航空打开立体视角。亚心通航的直升机载着游客盘旋天山,将雪山草原的壮阔尽收眼底;在巴音布鲁克,动力伞与三角翼的身影点缀蓝天,让低空旅游成为新疆新名片。
  一块煤在国能新疆化工的车间里“脱胎换骨”,化身聚丙烯新牌号产品,最终成为高端地毯的原料;双钱昆仑轮胎的智能车间里,机器人与工人协作,创下单月产20.16万条轮胎的纪录;金风科技的零碳工厂让风电装备交付周期缩短30%,每年减少碳排放5200吨。从智慧粮库的“最强大脑”到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引擎,数字与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模样。
  从棉田的轰鸣到天空的低语,再到煤化工转化应用,新疆制造以科技为翼,每一颗螺丝都凝结匠心,每一次起飞都指向高效,这便是新疆智造写给时代的答卷。
  来源: 天山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