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11月5日,走进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动力源生产车间,5台燃气锅炉高效运行。
“这是使用了纳米保温材料的锅炉,相当于给锅炉穿了‘棉被’。这种锅炉保温材料能有效降低炉体热量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减少锅炉废气排放,不仅更加环保,也更加节能。”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姜涛说,相较于传统的保温材料,纳米保温层的燃气锅炉节能效果更为明显,能够节省大量的燃料成本。
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该公司先后开展“蒸汽管道优化工程”与“锅炉纳米保温层改造”等项目,通过工艺创新降低热能损耗,两个项目每年可节约天然气共计约17万立方米。在水资源管理上,该公司实施“中水回用”项目。项目投用后,污水再生处理能力达150吨/天,节水率提升11%,年节水约3万吨。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业,是绿色制造核心实施单元。“十四五”时期,乌鲁木齐始终将绿色转型发展置于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位置,对标“双碳”目标,追“新”逐“绿”,以“点上突破”实现“面上开花”,为建设美丽乌鲁木齐注入源源不竭的绿色动能。
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也是自治区级绿色工厂,企业通过蒸汽冷凝水改造、优化原料车间工艺等措施,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800立方米,天然气约6.3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560吨。
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李新宁说,从废渣中提取甘草黄酮、多糖以及光甘草定等高价值成分,最终的废渣还作为土壤改良(剂)还田,实现了甘草的“吃干榨净”。
截至目前,新疆共有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25家、自治区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6家、自治区级绿色工业园区11家。“十四五”以来,新疆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11家,比“十三五”末增加51家;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9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如今,乌鲁木齐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正从单个企业的“点”上突破,迈向全产业链协同并进的“面”上普及。
目前,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新疆华瑞气体有限公司扩产50万吨二氧化碳项目正进行启动前的准备工作,项目预计2026年春节期间正式投产。
该公司副总经理佘芳说,公司利用国能化工新疆有限公司水洗甲醇二氧化碳尾气建成了年产3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在实现废气综合利用创造效益的同时,改善了环境、减轻了温室效应,目前已成为疆内产能最大的液体二氧化碳生产企业,此次扩产后,二氧化碳年产量将达80万吨。
如今,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企业逐“绿”向“智”前行,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让发展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
目前,乌鲁木齐市“无废城市”正深入推进,以工业固废、再生资源、生物质、再生水为主导的循环链初见雏形,已形成以政策为引领、技术创新为驱动、重点项目为支撑的循环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