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政数)近日,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与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印发《深莞政务服务跨域融合方案》(下称“方案”),推出15项融合措施,从通办标准化、流程规范化、服务便利化和场景创新四大维度发力,全面推动两地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让跨域办事省时又省心。
●深莞跨域通办标准化:
清单动态管理,事项应办尽办
两地以清单管理为核心推进通办标准化建设。一方面,统筹公安、人社、市监、民政等各领域通办事项清单,统筹全流程网办、掌上办、视频办、终端机自助办等各渠道通办事项清单,形成“深莞通办”事项底单。
另一方面,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对通办事项进行标识管理,实时更新业务变化,逐步实现两地政务服务事项“应办尽办”。
●流程规范化:
闭环机制护航,办事无差别受理
为破解跨域办理流程差异难题,方案构建全流程规范体系。建立两市政务服务中心联络机制,通过定期更新通讯录、组建专项通讯群组,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推行“闭环沟通机制”,办事前与属地确认最优路径,办事中实时反馈业务进度等情况,办事后跟踪成效并复盘优化。
在高频事项办理上,探索“同事同标”改革,对企业开办、社会保障卡申领等高频事项,统一业务表单、申请材料和审查标准。例如,两地探索企业开办“一套材料、一表登记”,受理条件和审批标准完全一致,申请人无需因地域不同重复准备材料,真正实现无差别受理。此外,政务服务绿色通道规则和名单互认机制落地,让两地绿色通道群体在深莞两地都能享受优先服务。
●服务便利化:
四维渠道贯通,就近能办马上办
此外,方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四维渠道构建“一网通办”服务网络。
网上办渠道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深莞融合专区”,集成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专题服务,便利两地企业快速精准地获取政策与服务。
在手机端,依托“i深圳”APP和“i莞家”APP构建“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推进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等高频事项跨域通办“掌上办”,共同打造便捷、高效的移动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群众使用体验。
在自助办渠道方面。推动两地共享自助终端服务,24小时全天候为两地企业群众提供深莞通办自助服务。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银行网点等场所延伸,实现深莞通办“就近办、家门口办”。
此外,在深圳区级以上、东莞镇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设置“跨域通办”窗口,授权工作人员使用两地业务系统,提升异地代收协同效率。
●创新服务场景:
高效办成一件事,结果跨城通取
方案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与“跨域通办”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可“跨域通办”的套餐式办理模式。
开展“零距离”上门服务,组建帮办代办队伍上门服务,深入深莞通勤人员较多的企业、社区集中提供深莞通办服务、上门问诊,切实找准企业和群众的服务需求。
在结果送达方面,探索“深莞通取”服务,实现办事人申办业务后,可在深莞就近选择政务服务中心领取证件结果,提高异地办理便利度,减少申请人的跑动次数。
接下来,深莞两地将持续拓展通办范围、优化办理流程,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跨域无界、服务同质”的政务新体验,为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